研究成果
智库成果
学习强国
徐晓文 王欣 王亚超 朱丹梦: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开展全国性研学和国民教育
来源: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日期:2021-06-21 浏览次数: 字号:[ ]

□ 徐晓文 王欣 王亚超 朱丹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古以来,“行”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成长方式。研学旅行作为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其在教育和国民精神塑造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认识。

国家文化公园是当前中国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其基本功能包括教育、旅游、休闲,将为国民的学习、成长提供重要空间。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好全国性的研学和国民教育,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综合效益也将非常可观。

研学、国民教育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在关系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确立了研学旅行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截至2020年,全国普通小学在校学生数达10725.35万人,全国普通初中在校学生数达4914.09万人,全国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达4127.80万人,研学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现内容和手段。

2019年颁布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实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研学和国民教育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存在显著的关联性。

首先,推动研学和国民教育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基本功能、内在要求以及价值实现方式。作为具有中华文化标志意义的重大文化工程,国家文化公园肩负着进行国民教育的功能和使命。《方案》指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目的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这一“自信”的主体及“影响力”的客体均在于人,首先在于全体国民,全体国民都有权力、有需求、有义务,从国家文化公园中传承文化信息、提高素质、凝聚信仰、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方案》还指出,国家文化公园包含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六项基本功能。显然,国家文化公园的“教育”“旅游”“休闲”功能必定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这种教育和文化传播必然肩负国家使命、具有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意义。

其次,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研学和全民教育是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及多项事业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家文化公园是开展全国性研学的核心载体,既构成了其物理空间的核心,也是其精神内涵的核心。国家文化公园与研学教育,二者相向而行、协同推进,将物质空间体系建设与对“人”的组织和作用有效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升相关工作的实效。德育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首位任务,毋庸置疑也是研学旅行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的研学工作仍以地区(省级)为主,尚未形成兼顾全国性、标志性、系统性的研学基地体系。而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黄帝陵、三孔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标志”,恰好能为整体构建研学体系提供重大依据和条件。同时,国家文化公园也应成为“全民文化课堂”,以党建、团建等为基础,进一步向全民拓展,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等载体来建设全民文化自信。这种全民的行动,将使得教育与文化两大系统,与旅游、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发挥综合效力。

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全国性研学和国民教育的工作方向

一方面,利用和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全国性研学体系的建设,包括全国性研学课纲、示范基地、内容建设等。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围绕国家文化公园,整合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内容,在地方(省市级)研学课纲及教学体系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研学课纲、示范基地和相关教学内容体系。可基于国家—省—地市的三级架构,制定国家研学体系发展规划,统一确定发展目标、原则、任务和计划,统一制定不同条件地区的分类发展指导原则,统一确定不同阶段的目标、支持政策及调整机制。

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向研学和全民教育功能靠拢。为便于研学和全民教育的开展,国家文化公园的布局与建设应适度偏向研学和全民教育功能。目前建设中的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已覆盖除西藏、海南、港澳台地区之外的全国绝大多数省级地区。受限于经济水平和交通条件等因素,部分条件较差的西部地区尚未得到相应规划发展。未来国家文化公园的布局和建设规划,可考虑以“各省都有、靠近人口中心、交通便利廉价”为目标开展实施,同时通过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动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不容忽视。在功能建设方面,应配置具有大容量且廉价的住宿设施的研学基地,对于空间体量和建设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则建议考虑有效协调利用就近城乡设施。

相关建议

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全国性研学和国民教育,还应考虑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第一,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研学和国民教育的队伍建设。为切实落实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研学和教育的工作,笔者认为应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建设一批能够挖掘国家文化公园教育价值,结合其历史文化等特点,针对不同受众特征,组织开展研学工作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同时,需尽快研制出从事国家文化公园研学教育的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标准及考核方案等,鼓励相关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保障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研学和国民教育课程的科学性以及实施开展的规范性。

第二,依托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国民教育(德育)体系建设。基于目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研学旅行开展热潮,有关部门应抓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契机,启动国民教育(德育)体系建设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确定供给导向并引导社会需求,制定发展政策和原则要求。明确将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研学和国民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同时,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开展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应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再教育方向延伸。对于各级党建、各类团建,以及其他社会团队和学生组织的活动,则应引导其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利用相结合。

第三,探索建设一批国民教育型旅游景区。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旅游的学习和教育功能,开展前期研究、规划和建设试点。可以已规划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的部分节点为试点,借鉴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利用文化遗产进行国民教育的经验与方法,探索以国民教育为基本属性和核心功能的景区建设。应专门研究这一类型景区的体验方式、管理模式、收支原则和投入机制。未来,可以国家文化公园为基础,进一步探索此类型景区或设施(包括体量较小的各类纪念馆、博物馆、文化场所等)的发展目标及管理框架,制定国家教育型旅游景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四,探索对外文化交流树立海外华侨华人中华文化自信的新路径。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接待入境游客和进行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应当在把握好其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开拓对外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建议组织专门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的国际语境表达方式,研究其蕴含的价值观和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魅力,兼顾优秀文化资源教育功能外延,凝聚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力量。具体实施时,应制定国家文化公园对外解说与标识规范、语种翻译规范、外国人活动规范等,明确信息勘误与检查机制,研究制定对外宣传渠道建设方案、入境研学和旅游发展政策等。

结语

在我国研学和国民教育工作中,国家文化公园必将承载不可取代的特殊功能。作为“中华文化标志”的国家文化公园,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发扬,必然与国民精神的成长塑造融会贯通。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做好全国性研学和国民教育工作,必将达成物质空间体系建设、文化内容建设、人的建设,三位一体有机共进的良好局面。由此,多方面的工作均能找到更多更实的抓手,“旅游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及成长方式”将在更多新场景以更多新形式得到充分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


智库成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