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晖副教授:心灵的邂逅:现实、虚拟旅游中公众知觉、想象与情感
|
||||
|
||||
2023年11月6日晚上七点,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旅游学会、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MTA/MBA教育中心、中亚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及东盟经济、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38期黄大年文旅先锋论坛在腾讯会议线上如期举行,特别邀请到广州大学郑春晖副教授教授担任本次论坛主讲人,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李颖讲师担任本次坛论主持人。 本期论坛开始时,主持人李颖讲师向线上的同学们介绍了此次论坛的主讲嘉宾郑春晖副教授,并对的郑春晖副教授莅临表示由衷的欢迎。 图1 第38期黄大年文旅先锋论坛开讲 郑春晖副教授以“心灵的邂逅:现实、虚拟旅游中公众知觉、想象与情感” 为主题,进行了黑色旅游、虚拟旅游、虚实融合空间三部分讲解。首先郑春晖副教授表示: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正面的情绪,也有负面的情绪;黑色旅游可以作为一个记忆的承载和教育意义,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我们大多数人会刻意不去谈论一些悲伤的信息,但是负面情感本身可以作为一种旅游动机促使人们出游。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川纪念遗址为例,探讨哪些心理因素会阻碍人们的参观、旅游限制和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研究发现旅游限制和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相反的关系。并通过媒体对南京大屠杀公祭日近几年的网络报道进行收集整理并发现:新闻报道的建构过程和报道侧重点有变化;例如,随着时间的演变,报道视角变得更宏观。其次,郑春晖副教授表示数字化技术可以克服空间和距离的阻碍,对于一些已经消失或者被破坏的遗址提供二次机会,数字化技术也可以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互动。虚拟旅游能展示展示其独特的风貌和特征,有较好的营销效果;但也有其缺点,例如虚拟旅游缺乏标准化,无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和监管机制。最后一部分是虚实融合空间,多数旅游场景都是虚拟和现实相叠加的(如图2)。虚实融合可以移步换景、穿越古今,能够多视角、沉浸式游行的特点。 图2 多数旅游场景都是虚拟和现实相叠加的 分享结束后,进入到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就老师分享的三部分内容以及自己对黑色旅游和虚拟融合空间与郑春晖副教授进行了交流互动,收获良多。本期论坛在同学们积极提问中顺利结束,取得圆满成功! 图3 交流互动环节 第38期黄大年文旅先锋论坛顺利举办,使广大同学齐聚一堂,对黑色旅游、虚拟旅游以及虚实融合空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引发了同学们对旅游发展的新思考。黄大年文旅先锋论坛将继续秉持高质高量的原则,为同学们构建优质的学术论坛,期待与您下期相见! |
||||